為什麼每次和伴侶都吵一樣的事

「之前不是就說過洗完手不要亂甩嗎?為什麼今天地板還是一樣,到處都是水」

「又來了,每次跟你講晚回家要說,現在都幾點了你才回來」

「算了算了不想跟你說了,反正講一萬次你也不會聽」

這些對話是否曾經發生在你與伴侶之間呢?為什麼這樣的爭吵總是一再發生?

為什麼我們總是吵一樣的事

1. 習慣與價值觀難以改變

我們的習慣、價值觀、人生觀,經過漫長的歲月後,已經趨近穩定。而大腦的「神經可塑性」也會隨著年齡降低,因此,短時間內大幅度的改變並不容易。(難道「神經可塑性」也能夠解釋身邊「固執」的人嗎!

2. 關係進入「權力爭奪期」

《關係花園》一書提到,當兩個人交往一段時間後,會開始進入「權力爭奪」的階段,試圖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。例如:家事分工、報備習慣、生活作息等。

如果你們的爭吵頻率增加,不妨回想一下:是最近才開始吵架?還是這些問題一直存在?通常吵的類型有哪些? 這些問題的答案,可能能幫助你理解爭吵的本質。

3. 吵架沒有效率

如果爭吵淪為單純在發洩情緒,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。沒有「釐清核心」、「理解對方感受」或「討論具體改善策略」,只會讓衝突不斷重演。

4. 沒有找出真正的問題核心

有些爭吵只是表面問題,真正的原因藏得更深。例如:「你怎麼又沒倒垃圾?」這可能不只是「垃圾沒倒」這麼簡單,而是關於責任感、主動性,甚至是對關係投入的認知不同。

  • A:覺得對方不主動、不在意這段關係
  • B:覺得自己只是忘了,沒那麼嚴重

兩種視角不同,爭吵的重點自然也不同。如果沒有找出真正的問題,每次爭吵只會停留在表面,無法解決。

5. 吵完沒有結論,問題依舊存在

許多情侶吵完架,沒有討論出可行的解決方法,或是草率「和好」,把問題暫時擱置。結果呢下一次又因為同樣的事情吵起來。也有時候,明明達成了共識,但事後卻沒有照做。這時候,你需要問自己:

  • 是忘記了?
  • 是不認同上次的結論?
  • 還是不願意真正改變?

如何避免一再吵一樣的事

1. 分析每次爭吵的核心

試著找出爭吵的模式。這些事情之間是否有關聯?是否有一個核心議題沒有解決?

例如,一方總是不主動傳訊息,可能並不是單純的「忘記」,而是因為:

  • 成長背景不同:一方習慣獨立,另一方則需要較多的親密感與確認。
  • 需求不對等:不只是訊息問題,可能在親密互動(如肢體接觸、說「愛你」)上也有落差。

如果能發現核心議題,就能更有針對性地處理,而不是一直糾結在表面的問題上。

2. 說好的事情要記得

吵架的結論是兩人共同努力的成果,記住它,並確保有執行,才是真正的尊重與用心。可以拿個筆記本寫下來,或者記錄在聊天訊息裡,設置公告,提醒自己有這樣的承諾。

3. 不隨意承諾

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答應,否則只會讓對方感覺「被敷衍」,下一次吵架只會更嚴重。比起承諾自己無法做到的改變,更好的做法認真討論折衷方案,讓雙方都能接受。

結語

關係中確實有些無法改變的事需要妥協(例如原生家庭),但一味的「忍耐」或「讓步」過度的妥協可能會讓問題積累。好好討論,理解彼此的需求,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方式,也許是更長久的方法。

下一次爭吵時,不妨試著問問自己:我們真的在吵這件事,還是在吵更深層的東西?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