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裡的感受,別輕易忽視─培養情緒覺察力

有一天回家,我聞到一絲微微的悶臭味,卻一時找不到來源。我開始像緝毒犬一樣在屋子裡嗅來嗅去,最後發現應該是垃圾桶發出的味道。把垃圾倒掉後,家裡的臭味才逐漸散去。

Photo by Sven Brandsma on Unsplash

這股「臭味」,就很像我們偶爾會感覺「哪裡怪怪的」或「最近好像不太順」,卻說不出是什麼。可能是人際關係出了問題,可能是壓力累積。不論如何,這種感覺就像垃圾一樣,堆久了會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。

忽略情緒,真的能讓它消失嗎?

當這些「怪怪的」感覺出現時,應對的方法有很多。有時候,這些情緒可能只是短暫的,例如像季節性的感冒,來得快,去得也快。這時候,聽音樂、運動、找朋友聊聊,轉移注意力,或許就能讓這些感受逐漸淡去。

但如果這種不適的感覺長期存在,甚至持續數月甚至數年,那麼就不能只是讓它「自己過去」,就像房間裡的垃圾一樣,不把它拿出家門,它就會開始滋生臭味、長蟲子,讓人沒辦法好好住在這間房子裡。這時候,好好關照這種感受變得格外重要。

情緒和感官一樣,提供我們重要的訊息

我們的五感幫助我們理解世界,例如:

  • 看到橘子發霉、聞到酸臭味,我們知道不能吃。
  • 碰到滾燙的鍋子,我們會立刻縮手,避免受傷。

情緒的作用與此類似,它提供我們內在的「警示信號」,幫助我們判斷、做決策。例如:

  • 你發現和某個人相處時總是感到壓力,那或許是關係需要調整的訊號。
  • 最近總是感覺不快樂,也許工作環境有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,或者這份工作讓你感到厭倦,應該考慮是否要繼續這份工作。

如果我們忽視情緒,就像忽視家裡的臭味,運氣好一點,問題自己解決。但也有可能,情況會越來越嚴重。

為什麼有些人難以察覺自己的感受?

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情緒很陌生,可能與成長經驗有關:

  • 從小不被允許表達情緒,導致習慣性壓抑。
  • 長期壓抑感受,讓自己逐漸與內心的情緒疏遠。
  • 缺乏情緒支持,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關心自己的感受。
  • 習慣獨立解決問題,讓我們認為「感受」不重要。

也有可能是因為最近實在是太忙碌,每天光是應付生活瑣事就忙不過來,根本就無暇關注自己的情緒。

但情緒是我們的一部分,學會察覺它,能讓我們更好地照顧自己。

情緒是你的指南,學會傾聽它

你最近有這種「怪怪的」感覺嗎?停下來感受一下,這是什麼樣的感覺,仔細感受一下,這個「感覺」在告訴你什麼,是和朋友之間出了什麼狀況嗎?是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嗎?還是你對自己的生命現況感到不滿意?

這個過程很像是我們在諮商中會做的「自我覺察」和「探索」,因為我們想知道這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感受來自哪裡,並且這些感受想要對我們說些什麼。如果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,就很難知道要怎麼讓生活好過一點。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